<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强国宏略——国家战略前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8 18:08:00    来源:山东文明网


          书名:强国宏略——国家战略前沿问题研究

          主编:薄贵利

          作者:万钢、苗圩、王志刚、周济、林念修、余蔚平、于洪君、干勇、屈贤明、林忠钦、孙学玉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出版

          书号:ISBN 978-7-01-016280-5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多位在国家战略研究制定与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部长和研究国家战略问题的专家的最新成果。内容包括国家战略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两个方面。在国家战略理论前沿问题中,探讨了国家战略的科学内涵、国家战略科学化的判断标准和主要路径。在国家战略实践前沿问题中,重点研究和探讨了“一带一路”与合作共赢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国家治理与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作者们站在国家战略研究的前沿,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和启发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主编简介:

          薄贵利,法学博士。现为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博远战略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国家战略、公共行政和人才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研究,着有《国家战略论》、《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与路径》(合着)等多部学术着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政治学研究》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中央委托的重点课题多项。2005年6月,为中央军委集体学习授课;2008年2月,为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进行讲解。参与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2015年4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目录:

          序 言 //001

          国家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国家战略的科学化

          薄贵利 国家战略的科学内涵

          一、从“兵法”“将道”到“国家战略”

          二、国家战略的科学定义

          三、国家战略还是大战略?

          薄贵利 国家战略科学化的判断标准与主要路径

          一、国家战略与国家兴衰

          二、国家战略科学化的判断标准

          三、国家战略科学化的主要路径

          “一带一路”建设与合作共赢战略

          李江涛 “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进展与风险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缘起和意义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进展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亟待重视的风险

          杜正艾 精心选择“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支点国家

          一、战略支点国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精选战略支点国家

          三、优先推进战略支点国家战略合作的建议

          于 军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外战略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与意义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与重点

          三、中国对外战略与外交布局

          于洪君 合作共赢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必由之路

          一、新中国对外战略由“一边倒”转向全方位和平共处

          二、和平共处对外战略在实践中的成就与失误

          三、合作共赢成为中国新世纪对外战略的核心理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人才问题

          万 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创新驱动是国运所系和大势所趋

          二、我国创新驱动具备的良好基础

          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对策

          王志刚 创新发展与科技创新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依靠创新塑造引领型发展

          三、依靠改革加快释放创新活力

          四、发挥区域创新的重要作用

          林念修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和体制机制改革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思路

          三、创新驱动发展的改革部署

          四、推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作

          余蔚平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一、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

          二、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中央财政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

          樊继达 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二、创新驱动:一种新的增长方式

          三、新常态倒逼中国迈向创新驱动

          四、中国已具备迈向创新驱动的初步基础

          五、中国迈向创新驱动面临的不足

          六、创新驱动战略的国际比较

          七、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与难点

          孙学玉 以人才优先引领创新发展

          一、人才优先契合发展轨迹和竞争趋势

          二、人才优先是我国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影响人才优先发展的不利因素不容忽视

          四、务实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王辉耀 我国人才战略的国际化问题研究

          一、我国人才战略的国际化特征正加速显现

          二、我国人才战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三、世界其他国家国际化人才战略现状

          四、提高我国人才战略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

          苗 圩 实施中国制造2025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中国制造2025 的主要内容

          三、把实施中国制造2025 持续推向深入

          周 济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一、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部署

          二、 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三、“中国制造2025”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动力

          干 勇 “中国制造2025”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思路

          三、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调研案例

          四、对策建议

          林忠钦 提升制造业质量与品牌

          一、实施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的意义

          二、我国制造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工业国家质量发展经验

          四、我国制造质量发展目标

          五、推动制造业质量升级的举措

          六、制造业质量品牌二期战略研究

          屈贤明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一、编制“《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背景

          二、重点领域的选择

          三、“技术路线图”的主要内容

          四、十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综述

          五、十个重点领域有望取得的突破

          六、对各地区确定制造业发展重点的建议

          七、关于“技术路线图”的探讨

          国家治理与国家安全战略

          韩冬雪 建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现代国家治理概念的由来与内涵

          二、国家治理与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

          三、国家治理与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中国道路

          薄贵利 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目标与路径

          一、现代政府的角色与职能

          二、政府治理现代化:内涵与特征

          三、推进政府治理的分权化

          四、推进政府治理的民主化

          五、推进政府治理的科学化

          六、推进政府治理的法治化

          肖 曦 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战略选择

          一、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二、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与挑战

          三、完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建议

          附 录 本书篇目及要点英文索引

          后 记

          精彩书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万 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最近中央颁布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一系列部署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立足全局、面向全球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顺应了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驱动是国运所系和大势所趋

          自古以来,科技创新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 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一)从世界历史看,大国崛起呈现“科技强国—经济强国—政治强国”的基本规律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转移的强大力量。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实现迅速崛起,改写了当时的经济版图和世界格局。英国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依靠完整的科技体系和持续创新能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德国在以内燃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崛起成为欧洲工业强国;美国抓住以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赶超,成为发达经济体。

          近代以来,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我国正处于“康乾盛世”,GDP 领先全球,但是统治者闭关锁国,不重视发展现代科技。后来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又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科教基础薄弱,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通过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取得两弹一星、结晶牛胰岛素等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21 世纪初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国科技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当前,我们即将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果抓不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就有可能重蹈历史覆辙。

          (二)从全球趋势看,创新驱动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特征和大国竞争的战略利器

          21 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

          科技创新更加活跃,交叉融合和群体跃进态势日益明显。21 世纪前十年,全球三方专利授权量达到47.5 万件,比上一个十年多出近10 万件。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物质科学不断向宏观、微观和极端条件拓展;生命科学走向精确化、可再造和可调控。新兴学科加快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深入,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带动众多学科和技术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蓄。

          信息、生物、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不断突破和相互融合,成为产业变革最重要的技术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发展,与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相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移动互联、云计算、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大数据将呈指数级增长,催生大量新型服务与应用。分布式、智能化、低碳化的新能源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技术大规模应用,第四代核能技术有望取得重大突破。以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演进,碳纤维、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将极大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推动健康、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显,成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海洋、空间技术不断拓展人类活动疆域和发展空间,成为大国必争的技术高地和战略前沿。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持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创业空间。创业投资、贷款投资、担保投资、企业股权交易与并购、多层次资本市场等金融手段不断完善,众筹、余额贷款等民间金融工具层出不穷,新技术与新资本加速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商业模式创新改变产业组织、收入分配和需求模式,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的新兴消费需求成为主流,智能化、小型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日益明显,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第三方支付平台、能源合同管理等正推动相关领域的变革,互联网开源软硬件技术平台等面向大众普及和开放,大幅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

          创新战略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核心战略,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为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在新一轮国际经济再平衡中赢得先发优势,世界主要国家都提前部署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和行动。美国从奥巴马总统上台后连续三次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德国连续颁布三次高技术战略,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工业4.0 计划;日本发布《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再生的引擎。新兴经济体也都在积极部署出台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或规划,印度公布《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提出2020 年跻身全球五大科学强国的蓝图。发达国家的创新优势依然明显,但已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长期保持全面领先地位,德国、日本、英国等在高科技领域形成突出优势,以色列、韩国等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重点领域加速赶超。近十年,美国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量的比例由37%降至30%,欧盟从26%降至22%,而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经济体的比例从25%升至34%。亚洲的专利申请量和商标申请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从45.1%和25.7%上升到47%和37.2%。科技顶尖人才、专利等创新资源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新兴金砖国家占比显着提高。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力争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和新赛场的主导者,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知识、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配置和流动,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截至2013 年,全球移民高达2.32 亿人次,其中技术移民占比超过55%。跨国公司掌握全球80%的创新成果,每年研发投入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三分之一的研发活动在海外进行。以专利购买和技术许可为主要形式的国际技术贸易平均每5年翻一番,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货物贸易和其他服务贸易。国际创新要素开放共享,全球网络互联互通,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跨国合作研发成为重要趋势。全球创新要素跨区域、跨国界流动,知识、人才、成果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等在创新生态较好的区域快速整合集聚,迅速转化为新产品、形成新产业,国际比较优势加速由资源要素禀赋向创新生态环境转变。美国出台新的移民改革法案,每年对优秀外国人才发放12 万份签证,欧盟建立蓝卡制度吸引亚非拉高层次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吸引创新人才。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运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等手段,建立新兴产业的专利审批绿色通道。

          (三)从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看,创新驱动是适应引领新常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经济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速度变化是从高速的增长转为中高速的增长;结构优化是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而动力转换就是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其中,动力转换最为重要,决定了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实现动力转换的关键就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科技创新。比如,韩国依靠科技创新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韩国经济,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一些大企业纷纷倒闭破产。为摆脱危机,韩国政府1998—2003 年间投资110 万亿韩元集中发展微电子等28 个基于知识的产业,短短几年韩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再次走向繁荣。

          同时,创新驱动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 接近8000美元。但同时,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仍然突出,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从国际经验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低收入水平成功迈进高收入水平,实现现代化,而一些国家未能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竞争新优势,无法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长期处于“中等收入陷阱”。比如,拉美地区33 个经济体中,人均收入处于4000—12000 美元间的国家就有28 个,这些国家长期在高收入国家行列外已徘徊40多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积累和要素投入,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未来五年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能否顺利推进,结构转型能否成功实现,综合国力能否持续提升,关键是看能否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

          二、我国创新驱动具备的良好基础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科技创新,出台系列改革举措,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提升到空前的新高度。我国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进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科技整体水平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重要跃升期,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型国家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发展方面,取得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人才,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战略高技术有力提升了国家竞争力。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巡天,实现太空对接和天海对话;嫦娥探月“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天河二号连续六次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在生物医药、工程仿真、智慧城市等领域广泛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测绘、城建、水利、交通、旅游和应急救灾等领域。高分系列卫星成功发射,在国土普查、环境监测等18 个行业1100 多家单位得到应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7062 米世界同类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累计开展100 航次深海探索;4500 米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ROV)海试成功。“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201”等高端装备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重要保障。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CAP1400 全面完成实验验证,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示范进展顺利,快中子实验堆成功并网发电。

          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取得量子通信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外尔费米子研究、中微子振荡、CiPS 干细胞、高温铁基超导等重大创新成果。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荣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潘建伟院士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2015 年国际物理学十大年度突破之首。重大科研仪器装置和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481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6 个。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升空,上海光源、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引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填补了一批重大技术和装备空白,在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截至2015 年6 月底,民口10 个专项带动地方、企业和社会投入近2000 亿元,共申请国内专利53241 项、国际专利5129 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3600 项,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18200 个,直接带动新增产值1.7万亿元。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30 多种关键制造装备总体水平达到28 纳米,封装技术全面升级到中高端。我国主导的TD-LTE 技术成为两大4G 国际标准之一,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4G 用户达到2.7 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总里程达1.9 万公里,占世界总量55%以上,并进军海外市场。全面掌握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大功率风电机组和关键部件、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风能和光伏产能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015 年超过37 万辆,累计保有量达49.7 万辆,居世界第一。半导体照明技术加快应用推广,2015 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达4245 亿元,比上年增长21%。

          科技创新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有力保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以上,有力支撑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各项技术推广应用1700 余万亩,2015 年实现增粮34 多亿斤。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 公斤的新纪录。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累计推广1.12 亿亩。突破农机先进制造与智能化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400 马力级重型拖拉机等农机新产品170 种。自主研发3.0T 超导磁共振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新药成功上市,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石化、制药等典型行业全过程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科技创新成为区域转型升级的新抓手。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北京、上海加快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初见成效,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全面启动。若干创新型区域科技投入持续增加,江苏、广东、上海财政科技拨款超过200 亿元,10 多个省(市、区)的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2%,上海、北京高达5.9%和5.4%。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成为区域转型升级的核心载体,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的39.7%以上,新产品收入占全国产品销售收入的32.8%,单位GDP 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新因素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创新型经济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占据新位势。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研发活动中心,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从14%上升到20%,居全球第二;科研人员在全球总量中的比重从16.7%上升到19.1%,居全球第一;国际科技论文占全球比重从9.9%上升到20.2%,居全球第二。全球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研发机构达1800 家,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达549 家。企业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到境外开展联合研发、技术并购、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迅速增加。

          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跻身世界前列。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0 年的世界第21 位上升至2015 年的第18 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0.9%增加到55.3%。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14220 亿元,比2010 年增长一倍;R&D 经费占GDP 比重预计达到2.1%。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2 位,被引次数从第8 位逐年攀升至第4 位,其中农业、化学、材料等7 个学科已升至第2 位;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110.9 万件和74.1 万件上升到263.9 万件和159.7 万件,已居世界第1 和第2。同时,我国不断提高的创新能力与丰富的产业体系、巨大的市场容量、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竞争优势。

          在改革方面,“十二五”以来,围绕资源配置、计划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人才评价激励、促进“双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重点突破带动了改革整体进展,取得积极成效。

          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更加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支出中企业研发支出超过77%。企业创新投入增长,加快了新技术、新产品的产出,也有力地促进了先进适用技术的转移和扩散。2015 年技术交易总额达到9835 亿元,同比增加约14.7%。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3 支创投子基金,开展第二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重点政策加快落实,政策的带动和放大效应凸显,2011—2014 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减免税额3726 亿元,新增上缴税费3.6 万亿元。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这次改革的重点是着力解决科技资源“碎片化”和科研项目取向聚焦战略目标不够的问题,使有限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更加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目前,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初步构建了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框架。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特邀咨评委,确定首批专业机构。研究提出了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科技监督评估制度规范。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初具规模,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库、国家科技专家库基本建成。二是整合现有科技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确定了计划优化整合3 年工作方案和分年度实施步骤,提出按保留、取消或合并、优化衔接、规范支持范围等方式,对现有科技计划进行优化整合。三是启动一批试点专项。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能源变革、“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凝练形成了一批重点专项,从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对专项任务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加强。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3年内基本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机制。实施全国统一的创新调查制度和科技报告制度,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的科技资源能够为全社会共享共用。创新调查制度、科技报告制度初步建立,已有超过6 万份科技报告面向社会开放,建立地方科技报告制度的省区市已达23 个,科研成果的共享服务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自2015 年10 月1 日发布实施,在下放成果处置收益权、强化对人的激励、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技术交易服务、促进成果信息公开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最近发布的实施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对成果转移转化中尽职免责、离岗创业、成果收益、技术市场和科技服务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将极大激励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移转化的热情。

          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推动国家科技奖励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扩大公开提名范围,参与推荐的各类社团和专家已占1/3 以上。院士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 万人,全时研发人员超过535 万人,其中企业研发人员398 万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有力促进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近5 年留学回国人才超过110万人,是前30 年回国人数的3 倍。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正在成为科研生力军。人才结构极大优化,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基本形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潮蓬勃兴起。14 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6 个国家高新区,与498 家众创空间、603 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共同形成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在孵企业超过10 万家,培育上市和挂牌企业600 多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80 万人。技术转移转化加速发展,2015 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453 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30 家。连续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共有近6 万家创业企业和团队、1500 家创投机构参加,促成创业投资近300 亿元,银行授信总额超过500 亿元,帮助一大批优秀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获得市场支持,形成“赛场选骏马、创赛搭平台、市场配资源、政府后补助”的新模式。

          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我国创新驱动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

          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特别是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

          和激发,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需要进一步弘扬。

        • 客户端

        • 公众号

        • 微博

        四德榜网
        山东志愿服务网
        山东省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文明山东客户端
        文明山东公众号
        文明山东微博
        返回顶部